破舊的茶幾,昏暗的燈光,在這種條件下,李娜一樣可以成為大學生。 李娜,家住濟南市市中區(qū)樂山小區(qū),考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自小父母離異,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父親下崗后,每月只有174元的生活補貼,只能靠打散工維持生活。 8月16日,外面下著雨,記者走進李娜在樂山小區(qū)的家,便覺得眼前一片昏暗,仿佛與外面不是一個年代。陳舊的家具、瘦骨嶙峋的奶奶、70多歲的爺爺、在外地打工幾個月見不著面的父親、一個沒給女兒留下任何記憶的母親。這就是李娜的全部。 媽媽的模樣?記不清了 李娜四歲時,父母就已經離異,從此母親離開濟南,再也沒來看過她。“有時候我會翻照片,但已經記不清我媽的模樣?!崩钅日f。 沒媽的孩子是根草,四歲的李娜和父親相依為命。父親身體一直不好,從濟南二建公司下崗后,就一直在外面打散工,把李娜放到爺爺奶奶家里。 “我爸爸身體不好,干不了重活,只能去打些散工。我記得以前他送奶,夜里三點就得出發(fā),有一次濟南下大雨,水都過了膝蓋,他就推著車子在水里走。有時候他還在醫(yī)院門口站著,有病人上不了樓,他就說‘我背你’,然后背著病人“噔噔噔”爬樓,掙幾個錢。”聊起這些年的生活,李娜一直在說爺爺、奶奶、爸爸有多苦,而不提自己:“我家里是窮,但我不苦,有爺爺、奶奶疼我,有親人、老師、同學關心我,沒媽的日子我早習慣了?!?/p> 知識將改變我的命運 爺爺、奶奶有些退休金,平日里李娜就跟著他們生活,有時候沒錢交學費了,在外地打工的父親就會寄些回來。濟南中學了解到李娜的情況后,減免了她高中三年的學雜費。 “我爸爸又好幾個月沒回來了,他們都在為我的學費發(fā)愁。”李娜說,高考結束后,她就去發(fā)廣告、看車子,干了一個暑假,只掙了400多塊錢,離自己的學費還差很多。 “我們家老的老小的小,一提借錢人家就害怕。別人都盼著考上大學,可這孩子在高考前就整天嘮叨:‘我要是考上大學怎么辦?’天天愁得要命。”爺爺說,孩子什么事都會干,上高三時,還經常中午跑回來給他們做飯。 “我有五個孩子,送奶的、打掃衛(wèi)生的、看車子的,要想改變命運,就得讀大學?!睜敔斦f。 而李娜從小也認準了這一點,她說同學的漂亮衣服、車子,她從來不羨慕,因為這些都是家里給買的,可她認為,人應該靠自己努力?!案F有什么?我會用知識改變命運?!?/p> 作者:張洪波 |
|本地廣告聯(lián)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魯ICP備19052200號-1 )
GMT+8, 2025-5-14 03: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