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1月12日報道 2009年底,廣州完成“大部制”改革,市政府工作部門和辦事機構從原來的49個精簡至40個。不過,2010年廣州將再新增一個正局級機構―――市“三舊”改造辦公室。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廣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獲悉的。 昨天會議書面審閱了廣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所作的《關于落實舊城保護與改造工作審議意見的情況報告》。據(jù)了解,加大“三舊改造”(舊城鎮(zhèn)、舊村莊、舊廠房區(qū))力度,將是2010年廣州市進一步拉動內需、刺激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措施。為此,廣州市正在籌備成立“三舊”改造辦公室,集中統(tǒng)籌辦理改造審批審核事項。該辦公室掛“正局級”,可見廣州市委市政府對“三舊改造”的重視程度。目前“三舊”改造辦公室正在抓緊落實機構編制、職能、人員和辦公場地等籌辦工作。 有此一說 “‘三舊’改造辦沒必要存在” “這樣設置機構是有問題的!”長期關注廣東省“大部制”改革的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陳天祥教授直言,“政府總是一想干什么事就增加一個機構,這是陳舊的管理理念,這樣下去政府將不斷膨脹!” 陳天祥說,廣州市要搞“三舊”改造,就成立一個“三舊”改造辦,那么,創(chuàng)文明城市、搞拆遷是不是都要成立相應的常設“辦公室”? 陳天祥認為,“三舊”改造辦沒有必要存在,舊城改造所涉及的規(guī)劃、審批等事項一直都有相關部門負責,并不是說不成立這個辦公室,“三舊改造”就沒法運作,完全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機構,賦予這些機構相關的職能。 陳天祥直言:“不能想做什么事情就設立一個機構來管。其他城市也有這樣的‘三舊’改造,為什么只有廣州要設立這樣一個辦公室?難道廣州的就會比它們難做嗎?如果做什么事情都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常設性機構,那么政府的規(guī)模就會無限地擴張。這種管理理念和做法與‘大部制’改革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 記者注意到,成立“三舊”改造辦,是為了集中統(tǒng)籌辦理“三舊改造”的改造審批審核事項,而這些職能以前都是由規(guī)劃局和建委完成。陳天祥認為,一方面,審批事項集中在一個部門,權力過于集中,容易滋生腐敗;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原部門和新部門的職能沖突,況且實際上相關審批按法律規(guī)定,就應該由相關部門去做,要一個部門來完成多項審批是不可能的?!拔覀円v究效率,也要講究公共權力行使的公平性。”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南方報網(wǎng) http://www.nfdaily.cn/ 作者:曾妮) |
|本地廣告聯(lián)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魯ICP備19052200號-1 )
GMT+8, 2025-5-14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